毛細管空調系統or輻射空調四恒系統,該如何選擇?
發布日期:2020-08-21 作者: 點擊:
隨著人們對家居舒適環境的不斷追求,毛細管空調系統、輻射空調四恒系統漸漸走入大眾的視線,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兩者之間,該如何選擇?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毛細管空調系統和輻射空調四恒系統分別是什么?
毛細管空調系統:將冷水(17~19 ℃)/熱水(30~32℃)作為載體,通過布置在吊頂或墻面內均勻緊密的毛細管網實現制冷和制熱。一般會結合新風系統一起使用,新風系統負責控制室內濕度及提供室內新鮮空氣。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告知刪除
輻射空調四恒系統:將冷水(15~20℃)/熱水(35~40 ℃)輸送至末端的輻射板內,形成冷/暖輻射面,依靠輻射面與人體、家具等表面的熱交換進行制冷/制熱。通常與新風系統集成,輻射板實現室內的恒溫,新風系統實現室內恒氧、恒濕。
毛細管空調系統和輻射空調智能四恒系統,雖都能達到制冷、制熱、新風、除濕的目的,但他們之間的區別是很大的!
我們主要從產品結構、安裝方式、設計運行、系統維護四個方面,初步來看看這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
01
產品結構
毛細管空調系統末端為毛細管:采用的是PPR/PR-ET管,非阻氧,直徑4.3 mm,壁厚0.8 mm,有效通水直徑約3.5 mm,制冷量35~45 w/m2,內徑較小,承壓低使得其對水質要求較高,在實際應用中較易堵塞,長時間使用后的制冷制熱量會有所衰減。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集水管為DN20x2.0PPR/PR-ET管, 與毛細管之間使用熱熔連接方式。
輻射智能四恒系統末端為輻射板:采用的是PE-Xa 阻氧管,直徑10 mm,壁厚1.3 mm,有效通水直徑約7.4 mm,制冷量70~85 w/m2,因管徑通徑大,對水質要求沒那么嚴格,在有效的生命周期內,制冷、制熱效果都得以保證。
主要結構由四部分組成:
① 一體成型的B1級阻燃全新料EPS保溫材料,厚度為2cm;
② 用于均熱的Ω槽鋁板,可以有效增加輻射板的散熱/冷量;
③ DN10x1.3 PE-Xa管道,內徑約7.4mm;
④ 可耐福紙面石膏板,厚度9mm。
主管道為 DN20x2.0 PE-Xa管道,與輻射板管道之間使用快易連接方式,使用壽命更長,無滲漏。
02
安裝方式
通徑小、無保溫的特點使得毛細管對建筑的保溫要求較高,在一些區域無法滿足建筑的負荷需求,須在吊頂及墻面都鋪設毛細管,如果沙發后面有墻面需要鋪設毛細管,會對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毛細管施工時,要根據房間情況定制毛細管長度。先將毛細管固定在樓板或墻面上,外側用石膏抹灰,蓋住管道,等其徹底干燥后,整個系統才能運行,否則墻體會有開裂的風險,大大增加了施工周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告知刪除
輻射板為1200mmx600mm的一塊快整板,每塊輻射板都可以直接通過螺絲固定在龍骨上,同石膏板固定方式,標準化、模塊化安裝,安裝完輻射板后,下表面可直接安裝裝飾石膏板,裝飾面平整,施工周期短。
03
設計運行
長江流域高濕度季節氣候下,毛細管的運行可能會出現結露、滲水的情況,毛細管空調系統采用的是露點探測器,感應具有著一定的延遲性,往往等到控制系統給出指令時,吊頂內已經有一定的凝結水,時間久了容易造成結構損壞。
輻射空調四恒系統中,相應區域都會有AI智能檢測,檢測當前區域的各項數據,一旦板面溫度接近露點溫度,控制系統會給指令關閉對應區域水閥,為提前控制,系統可靠性較高。
04
系統維護
毛細管采用的為非阻氧管,容易滋生細菌,在后期的運行中需經常加保護劑,同時因管徑細,需要定期放氣維護,否則換熱量將衰減嚴重。
由于吊頂或墻面為一整片毛細管,當系統出現故障問題需要檢修的時候,需要進行拆除,檢修維護是比較麻煩的。
輻射空調四恒系統中,輻射板的管道通徑較大,對水質的要求沒有那么高,并且是阻氧管,不易滋生細菌,運行維護相對簡單。
同時由于輻射板是模塊化的,當系統出現問題需要檢修的時候,只要拆除對應區域的裝飾石膏板和輻射板即可,檢修相對簡單便捷。
看完了以上幾點,您會如何選擇呢?
總的來說,毛細管系統進入中國市場是比較早的,造價相對低,在國內也有著一定規模的用戶群體,系統也在不斷完善。
輻射空調四恒系統是新興的黑科技,系統更加有優勢、造價相對高;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較高,只有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的公司才會有保障。